當前位置:

嘉禾清明掃墓今昔談

來源:?紅網(wǎng)嘉禾分站 作者:雷建軍 康俊珍 雷蕾 雷克昌 編輯:劉芷希 2025-03-24 10:22:34
—分享—

d8db15afc0ae791891344c6a1b55e9d0d384d4de1663060717361.jpg

清明掃墓,,嘉禾叫“掛清”,又叫“掛紙”,。掛清在清明前十天開始,。按房頭聚族上墳掃墓,,先掃始祖共祖,。數(shù)村同宗者,,每三年一屆連族齊集上墳,,謂之“掛大清”,。掛大清按人頭出錢,,碓糯米糍粑,,在老祖宗墳前燒香叩拜,放鞭炮或三眼炮,聚吃清明酒,。明清時期“秀才”以上,,民國年間中小學(xué)畢業(yè)以上學(xué)歷者,早晨參加“祭祖”儀式,,多分一份“功名糍粑”,。上墳掛清者皆為男丁,墓碑列名亦為逝者的男性后代,。嫁出的閨女清明期間買一方肉和香燭錢紙回娘家,,但只可在家先祖神龕前祭奠。其次祭掃曾祖父,、祖父乃至父母墳?zāi)?,曰“掛家清”,,男婦大小皆上墳,。到了墓地,,先著手鏟除墳上的雜草,,在墳的四周修排水溝,,并在墓上培土修整,,然后祭者將雞,、肉,、魚“三牲”及酒等祭品放置墳前,焚香秉燭,,燒化錢紙,按輩份大小于墳前下跪唱喏,,三拜伏地,禱告虔誠,,以示對先祖的深切懷念,,祭禮甚隆的,,還寫悼詞肅然念之,以寄哀思,念罷將酒逐杯灑于墓前。最后,,鳴放鞭炮,,折松,、竹等不落葉枝條扎上錢紙,插于墳頂,,稱“插清棒”,。給先祖祭墳是按輩分逐一而行,,但祭奠的內(nèi)容卻大致相同,。祭畢,在最后一冢墓地分清明糍粑,。附近外姓的童婦,,碰上分糍粑時,也有上墳討清明糍粑的習(xí)慣,。掃墓回家后,男丁聚飲,,謂之“吃清明”。嘉禾民間還有“新墳不過社”之禁忌,,即為新墳掃墓,、立碑,,均不得超過春社。

舊社會的清明掃墓習(xí)俗,帶有濃厚的封建宗族色彩和男尊女卑的觀念,且等級鮮明,族長或有“功名”者,,遠道掛清騎馬坐轎,,平民百姓步行走路,還充當轎夫,。清明掛掃,,往往眾爭墓界,,墳山糾紛,、宗族械斗迭起,。新中國成立后,,嘉禾縣人民政府對清明掃墓舊俗作了重大改革,聯(lián)宗祭祖掛清之習(xí)漸廢,,掃墓僅及父,、祖之墳,掃墓者亦不再限于男丁,,出嫁之女,,也可回娘家上墳祭掃先人墳?zāi)?。按房頭喝清明酒亦隨之廢止,,改為分家吃清明酒。近年來,,插“清棒”習(xí)俗也逐步改為插紙花,對保護山林大有益處,。為緬懷先烈,,嘉禾縣委、縣政府每年清明時節(jié)都要組織機關(guān)干部,、青少年學(xué)生至縣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獻花致哀,,以表敬仰。

掃碼收聽

8704b5427926b0a211a0c918d12b054f056f71561663060716981.png

嘉禾人民廣播電臺,,嘉禾人自己的廣播電臺,!

在嘉禾就聽FM101.6

制作:雷建軍 康俊珍 雷蕾

文稿來源:雷克昌

來源:?紅網(wǎng)嘉禾分站

作者:雷建軍 康俊珍 雷蕾 雷克昌

編輯:劉芷希

本文鏈接:http://qf15.com/content/646947/68/14808969.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嘉禾網(wǎng)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