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丙穴摩崖石刻

來源:紅網(wǎng)嘉禾分站 作者:紅網(wǎng)嘉禾分站 編輯:唐麒斌 2024-08-19 11:05:52
—分享—

讀懂一座山,,不妨從摩崖石刻開始,。摩崖石刻是時(shí)間和歷史的見證,,承載著燦爛的中華文明,,躍動著民族的根脈。自漢代以來,,先人們在各名山勝地的巖石上刻字造像,,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特別是鐫刻在山間的摩崖石刻流傳至今,,成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

在嘉禾縣城西九老峰下有一天然石洞,洞內(nèi)寬闊,,洞中有洞,。相傳,天降嘉谷時(shí),,神農(nóng)氏白天教耕于禾倉堡,,晚上就歸宿于洞內(nèi),因五行之中丙丁屬火,,神農(nóng)為火德王,,后人為紀(jì)念神農(nóng),便將該洞稱之為“丙穴”,。清光緒21年(1895年),,嘉禾知縣劉爔題“丙穴”二字刻于洞口石壁上,“丙穴”一名沿用至今,。穴內(nèi)有魚,,隨水流而出,魚味香嫩,,故又稱“丙穴佳魚”,,為嘉禾舊八景之一。丙穴四周環(huán)境優(yōu)雅,,風(fēng)景宜人,,丙穴冬暖夏涼,水流潺潺,,涼氣沁人,,是避暑的良地。古時(shí)有達(dá)官文人到此游覽,,意猶未盡,,詩興大發(fā),吟詩作賦,,并刻于石壁之上,,形成了今天的丙穴摩崖石刻。

現(xiàn)存三處摩崖石刻均在洞外,,其中“丙穴”石刻:長55厘米,,高35厘米,,右落款光緒乙未(公元1895年)。左落款皖北劉爔題,,為陰刻楷書,,字跡清晰。正上方摩崖石刻:長140厘米,,寬70厘米,,碑文從右至左豎刻,共18行166字,,為行楷,,個(gè)別文字無法辨認(rèn),刻于民國十四年(1925年),,嘉禾知縣朱德龍題,。全文如下:“飲馬郴江獵戰(zhàn)場,文馳露布賦長楊,。無端來射南山虎,,撥弩張弓興更狂。釋劍歸來竟佩牛,,仳離草□此句留,。登車攬轡澄清志,付與珠泉萬古流,。曾泛樓舷出洞庭,,又來五嶺踏云。巋江未枑莼湖浪,,無限青山侶陸城,。江表孫吳怕□張,兩河鼙鼓動漁陽,。東南半壁留遺孑,,且臥苣城□上湘。寐歷郊圻長綠芑,,閑搜丙穴網(wǎng)嘉魚,。我來巖石頑如故,惟悵馮歡叩鋏無,。

民國十四年杪知嘉禾縣事醴陵朱德龍,?!?/p>

右上方摩崖石刻:長105厘米,,寬60厘米,從右至左豎刻,,共113字,,陰刻楷體,,字跡清晰,刻于民國甲子年(1924年),,嘉禾知縣熊謙吉題,,全文如下:

“邇來六月宰嘉禾,今聽閭閻五袴歌,。道不拾遺田不廢,,賣刀都是買牛多?;潞oh零記廿年,,偷閑戎馬漫籌邊。自來治術(shù)無奇巧,,種遍桑麻勸力田,。心地光明性復(fù)平,來尋水石證三生,。壬源丙穴應(yīng)知我,,流水常清石作聲。

民國甲子適土匪劫城之后承乏南來明年大治書此以志

知縣事熊謙吉”

洞內(nèi)刻詩四首,,分別為:

“從來名宦喜游山,,覽景尋芳到水灣。踏破嘉魚名勝景,,滿城春色便開顏,。 湘南護(hù)國軍 李澍溶題”

“宦海茫茫不起波,黎民安堵樂如何,?剛逢春景宜人祭,,丙穴游來豪興多。 民國六年丁巳春李正月與邑尊洪金如老生游丙穴洞口”

“兩三知己好尋山,,怪石巉巖淺水灣,。百卉逢春隨意綠,乾坤依樣又開顏,。東亞天民道縣吳景東題 ”

“步李君澍溶韻平生最不耐奔波,,金線頻年喚奈何。閑著芒鞋詢勝地,,滄州一嘯句無多,。”

為了更好的保護(hù)這一文化遺跡,,2012年7月,,嘉禾縣人民政府將“丙穴石刻”列為縣級文物保護(hù)單位,2018年10月在丙穴旁為其立牌,。

掃碼收聽

嘉禾人民廣播電臺,,嘉禾人自己的廣播電臺,!

在嘉禾就聽FM101.6


制作:雷建軍 康俊珍 雷蕾 劉暢

來源:紅網(wǎng)嘉禾分站

作者:紅網(wǎng)嘉禾分站

編輯:唐麒斌

本文鏈接:http://qf15.com/content/646842/53/14190754.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嘉禾網(wǎng)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