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wǎng)嘉禾分站(通訊員 尹振亮)以老爺爺留下的老屋為軸,,方圓走動一兩個小時,周邊的山谷,、河岸邊,,就鑲嵌著許多古墟場。梓木墟,、毛峻墟,、麥?zhǔn)行妗⑻叫?、塘村墟,、平田墟等,這些古墟周圍,,都有一兩個數(shù)百上千人口的大村落,。墟場上的涼亭、商鋪,、房屋,,多是磚瓦結(jié)構(gòu),長短大小不一,,全是當(dāng)?shù)匾郧暗母缓?、紳士捐贈或出資籌建的。
離我家不到兩華里的塘村墟,,古時是個通粵達(dá)桂,、連鄂接贛的驛站。古語有云:路邊累死挑鹽工,,十有八九塘村牯,。廣東廣西走一朝,,口袋光洋一大瓢。早在十多年前,,古墟上仍保留有大片的舊墟場址,,一墩墩的石頭柱子支撐著一排排風(fēng)格各異的墟場涼亭,只是十多年過后,,墟場上那些曾為客戶,、商賈和山里牯遮風(fēng)擋雨的涼亭客棧,卻像魚販子菜板上的魚鱗,,被人唰唰唰地掀沒了,,只剩下幾條殘缺不堪的菜行,但細(xì)品起“價有高低須知貴賤,,斗無大小還要公平”,、“世路崎嶇聊駐足,前程遠(yuǎn)大莫停車”等鐫刻的墟場石柱上的一些楹聯(lián)絕句來,,人們對古墟場的記憶,,刻進了大腦,“刀都刨不脫”,。
牛行啞語
小時候,,我跟村里的孩童一樣,愛好趕墟,。
以前,,大人們到塘村趕墟,牛行必去,。記得有句諺語:要賺錢,,進牛行;想學(xué)道,進武校,。確實,,在墟場周邊幾個做牛生意人數(shù)較多的村落,每家的小日子就比別人殷實很多,。塘村墟的牛行,,圈定在墟場的西北角,有數(shù)百個平方的一塊坪,,坪地中間聳立著一排用花崗巖條石搭建的涼亭,。涼亭頂部用人字形木架、木條和青瓦鋪就而成,。涼亭兩邊的泥地坪上,被牛群拱得坑洼不平,,到了下雨天,,催趕牛群時,,常常會把前來販賣牛兒的人們?yōu)R上一身泥水。
牛行牛多人多,,有牽家牛來賣的,,有專門從事販牛生意的。有從廣西來的,,有從廣東來的,。在牛行上交易,大家都講西南官話,。牛市的耕牛較多,,大牛小牛,水牛黃牛,,都被拴在了石頭柱子上,。墟場上塞滿了一股奇異的牛屎味,哞哞哞的牛叫聲與墟場上的喧囂聲融成一體,,讓人老遠(yuǎn)就知道這里是牛行,。
牛市的行規(guī)很特別,也很神奇,。那時,,我很驚羨,中學(xué)畢業(yè)后,,跟從村里的坤叔學(xué)做過幾趟牛生意,,就有了想學(xué)牛行啞語的心思。坤叔是販牛老手,,從十多歲開始就在牛行里混飯吃了,,他去外地販牛,一般是去廣西柳州,、梧州和廣東連州,、乳源等偏遠(yuǎn)點的地方。坤叔說:“那兒的牛,,進價低,,有刨(賺)頭。那里人會養(yǎng)牛,,買回墟上來賣,,也有賣相些?!碑?dāng)時,,我聽不太懂,只管幫著坤叔牽牛、看牛,,學(xué)喊價,,彈手勢,理行規(guī),,悟啞語,。
穿梭在牛行里,腳步最勤快,、眼睛最賊溜的要數(shù)牛市經(jīng)紀(jì)人,,他們就像一位位魔術(shù)師在耍魔術(shù),不停地在牛群與客戶之間游說,。這些人大多數(shù)是中老年人,,額角的溝壑都比一般人多且深些。坤叔是牛行里的老江湖,,腦門下那雙深邃的目光,,就像貓仔的眼睛會發(fā)光一樣,只要見到有買主靠近牛市,,他一眼就能辨別是不是來買牛的,。若是,他就會不顧腳上碰到一堆堆的牛屎,,踩到泥水坑,,也要箭一般穿過去,擠到耕牛前頭,,挺直胸膛,,左手拽著牛鼻子上的韁繩,右手在牛腦門上拍打幾下,,然后再牽著耕??焖俚剞D(zhuǎn)幾圈。停下來后,,便放開喉嚨跟買主講起手中這頭牛的優(yōu)點與長處,。經(jīng)過一番左右逢源地思想灌輸,坤叔再掰開耕牛的嘴巴,,自己抿住嘴,,把手伸進耕牛口腔,,慢慢地摸著牛牙,。牛兒則口吐唾沫,喘著粗氣,。磨蹭好一會,,坤叔才把手抽出來,,隨后再用手指頭在眾人面前比劃幾下,告訴大家這頭牛養(yǎng)了有幾年,,大概值多少錢,。
見買賣雙方都有誠意,坤叔再分別拉著甲乙雙方躲到角落邊去商榷價錢,。在整個交易過程,他們從不說五百,、一千之類的口語,,經(jīng)紀(jì)人基本上就是靠一只手上的五個指頭變化來完成交易。說兩千,,就把食指和中指并攏伸直,,手心向上,在買賣雙方的胸前晃動晃動;說八千,,則把食指和大拇指拉開成“八”字型,,橫擺在客戶面前。交易時,,他們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分別用“暇點、甲點,、催點,、小點、無點,、仁點,、跳點、大點,、彎點”等行業(yè)啞語來替代,。有些外地來的客人聽不懂,他們也絕不會在現(xiàn)場大聲地喊出來,,而是把客人拉到一邊,,貼近耳門,悄悄地告訴對方是什么意思,,要多少錢,。實乃“此時無聲勝有聲”。
有些客戶摳門,,總是挑三揀四,,一樁生意下來,他們的口水都要講掉半茶壺,。坤叔脾氣好,,耐得煩,霸得蠻,跟上一宗生意,,他就會腳尖踩著腳跟一樣黏著你不放,,似村里的老媒婆做媒,直到生意成交為止,。
國有國法,,行有行規(guī)。待交易成功了,,買賣雙方都要拿出一定的“口水費”作為酬勞,。且在現(xiàn)場的見者有份,只是主次有別,。等買主走后,,賣方還要請經(jīng)紀(jì)人到墟上的米豆腐店和餃子、餛飩店去打一次牙祭,,感謝牽線搭橋,。
坤叔在牛行里跑了一輩子的買賣,跑發(fā)了家業(yè),,跑發(fā)了養(yǎng)牛農(nóng)戶,,也跑白了自己的頭發(fā)。如今,,鐵牛替代了耕牛,,種田人不再扶著犁鏵,不再白天黑夜地在稻田里丈量土地了……當(dāng)然,,坤叔的牛行啞語也就沒了市場,。
米市星秤
墟場上的米市也別有一番風(fēng)味。
在米市場所,,這里的經(jīng)紀(jì)人不像牛行全是清一色的老男人,,而是有男的、也有女的,,有年歲大的,、也有剛走向社會的。他們都肩上掛著一桿鐵砣星秤,,又稱“麻子秤”,。星秤有長的也有短的,使用者均把秤桿帶鐵鉤一頭掛在胸前,,秤砣吊在背后,,晃悠悠地穿梭在大米市場之間。女的額頭上扎塊花帕,,男的腰間捆條長長的毛巾,。米行的一根石柱上鐫刻著這樣一副對聯(lián):“價有高低須知貴賤,,斗無大小還要公平?!鄙炭蛡円娏?,都會駐足默讀幾遍。
我們村里就有好幾位到米行做生意的男女,,滿紅嬸,、強仔叔、麗華姐姐等人,,都是“花嘴巴”,,吃天下。
滿紅嬸個頭不高不矮,,聽說嫁到村里來之前還留下過“風(fēng)花雪月”的故事,只是在那年頭,,她像一只折翼的鳥,,無法飛上一片屬于自己的森林,將就著嫁給了我那身材五短三粗,、臉上還有疤痕的四叔,。滿紅嬸腦門寬,婚后接連生下了五個兒女,。為把小孩拉扯成人,,便把眼睛盯上了墟場的米市。
滿紅嬸使用的星秤是桿老古董秤,。據(jù)說是她家公的老爸去百里外的西山買回的,,野生喬木制成。秤桿有些粗,,成圓柱形,,兩側(cè)鐫刻著用鋁條按壓進去的星點,一邊是以“十”為單位的計量刻度,,一邊是以“兩”為單位的計量刻度,。秤的前端安裝有秤鉤、秤耳,,秤耳分一吊,、二吊,一吊對應(yīng)秤桿以“十”為單位的刻度,,二吊對應(yīng)以“兩”為單位的刻度,。秤身已被摩擦得光亮亮的。整個桿秤可以稱兩百多斤,,她走在米市場上,,不要吆喝就特別搶眼,。
在我們那鄉(xiāng)里山村,其實星秤就像一桿撬動每個人一生的杠桿,。記得小時候,,爸媽見我讀書不用功,學(xué)習(xí)時好時壞,,就常用“等你識得秤,,就怕沒肉賣了”這句民間哲言來勸導(dǎo)。那時候,,我確實不懂,,常在心底里嘀咕:“什么‘等你識得秤,就怕沒肉賣了’?只要我身體好,,賺到一大堆錢,,還怕沒肉買……”
滿紅嬸腦袋好使,每次趕墟,,她都是去得最早回來最遲的,,似有人給她做考勤。在我印象中,,只要她去米市場走腳,,不管是米販子還是周邊村莊的鄉(xiāng)親,要過秤都會找她,。前來買米的,,有些是老人家,過秤時,,手力不足,,提不起秤耳,她摞高衣袖,,拽住秤耳上的苧麻繩就秤起來,。見有人擠進米市來買米,她眼睛特尖,,判斷力也特準(zhǔn),,幾個跨步鉆過去,臉上堆滿笑容,,說:“妹仔,,你是要買中稻米還是要買晚稻米?你看這米很好的,米粒大,,又素清,。想要的話,先給個價錢,?!薄按蟾?,這是糯米,細(xì)長細(xì)長的;這是早稻米,,顏色偏黑,,碎粒比較多;這是單季中稻米,米粒大,,煮飯柔軟爽口,。你看要哪種。糯米是用來做甜酒,、抖糍粑的;早稻米用來蒸酒賣,,比較好;中稻、晚稻米就用來進口飽肚子了……”她說著,,還一手拽住胸前的星秤,,一手插進賣主的米籮筐,伸手抓上一把來,,讓顧客看后再丟回賣主的米籮筐,。市場上不管是來買米的,還是在賣米的,,聽著她滔滔不絕地解釋,眼睛都鼓得圓溜溜,,仿佛在聽說書人講故事,。
滿紅嬸在市場上過秤,有一條生意經(jīng)——看人去,。見那些穿著講究,,肥臀大耳的,她在讀數(shù)時,,就會讀秤砣繩的右邊數(shù)字;見那些衣衫襤褸,,面色寡瘦的,她在讀數(shù)時,,就讀秤砣繩的左邊數(shù)字;時間一久,,鄉(xiāng)下來市場上賣米的阿姨伯父們“都懂了”,就特喜好滿紅嬸去幫自己過秤,。來買米的客戶人手不夠,,她會毫不吝惜自己的力氣,要抬就抬,,要提就提,,直送到目的地為止。過完秤后,,她當(dāng)然也少不了要收取過秤費(中介費),。過秤費按市場規(guī)矩,,原則上是雙方各出一半,每次五毛錢或一塊錢,,童叟無欺,,十分公平公正。每次趕墟結(jié)束,,滿紅嬸捏著包里鼓脹的錢包,,臉上總是掛滿了笑意……
幾十年過后,墟場上的米市變成了米店,,滿紅嬸家祖?zhèn)鞯哪菞U星秤便成了“古董”,。
豬籠寄鋪
在我的記憶中,墟場上有竹籠賣豬崽,、簸箕賣豆腐,、花籮賣菜秧、禾草捆豬肉,、街邊算八字,、店鋪剃發(fā)須等生活場景,這些看似被歲月風(fēng)干了的墟場記憶,,如今細(xì)嚼起來,,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竹籠賣豬崽是上個世紀(jì)的產(chǎn)物,。
那時候,,農(nóng)村人家家戶戶都會養(yǎng)豬,而且,,養(yǎng)豬是一條既賺錢又?jǐn)€錢的有效途徑,。我的母親因患有多種疾病,不能像正常人那樣下地干體力活,,便極盡所能,,在家里飼養(yǎng)些生豬、雞鴨,,以貼補家用,。記憶中,母親還被評上過生產(chǎn)隊的“紅旗飼養(yǎng)員”,,過年時,,隊里獎勵了母親一條毛巾和兩斤豬肉。
自從生產(chǎn)責(zé)任制承包到戶后,,母親發(fā)揮其特長,,在家里一年四季養(yǎng)著兩頭大母豬。飼養(yǎng)半年過后,兩頭大母豬都要相繼產(chǎn)下一大窩的豬仔,。母親喜在臉上,,樂在心里,每日白天夜晚地侍候在小豬仔身旁,。按照飼養(yǎng)周期,,兩個月過后,等小豬仔長成三五十斤重的“條豬”時,,就要盡快出欄清圈,,以減少飼養(yǎng)成本,才會多賺錢,。
那時候到墟場上賣豬仔,,都要用豬籠裝著。豬籠有用木條和竹片兩種制作,,因木條制作的豬籠裝卸不方便,,后來大家就多用竹片編織了。其形狀有的像燈籠,,四周鏤空,,上頭一個大圓孔,綁上四條繩索;有的像農(nóng)村人用的酒簍,,一頭大一頭小,,等豬仔鉆進去后,即用繩子拴牢固入口,,防止小豬途中溜逃,。
母親每年飼養(yǎng)的豬仔都好有賣相,腰身長,、屁股圓潤,而且,,豬蹄粗,。客戶買回家去,,不挑食,,沒毛病,長得快,。有一回,,父親一次挑了兩擔(dān)四頭豬仔去賣,等到日頭偏西丈把遠(yuǎn)了,,還有兩頭沒人問津,,父親急得額頭上爆出了汗珠。怎么辦?挑回去嗎?幾華里的山路,,會把人搞得累死累活,。情急之下,,父親想到了豬行側(cè)面的豬籠寄鋪。
墟場上的豬籠寄鋪有好幾處,,就像現(xiàn)在街道上的典鋪和火車站旁的行李寄存處,,房東既是中介又是保管員,每次收取一定數(shù)額的中介費,。
那天快到散墟時分,,一對中年夫婦湊過來了。父親拉得老長的臉,,立刻像鼓足了氣的帆,,神氣陡增。中年夫婦圍著我家的豬籠轉(zhuǎn)了一圈,,又伸手催趕了幾下豬仔,,接著問:“老鄉(xiāng),這豬仔怎么賣?”父親沒有直接回答,,抬高聲音說:“怎么賣?就看你有沒心要,。你看我家這豬仔,腰身長,、屁股圓滾,,皮毛紅潤,豬蹄粗長,。買回家去,,不挑食,沒毛病,,一定長得快……”父親首先來了一段廣告詞,。
或許是父親的廣告發(fā)揮了效應(yīng),那對中年夫婦走到一邊打了一陣耳語后,,便把買豬仔的事宜敲定下來,。在準(zhǔn)備過秤之前,中年漢子提出建議:“老鄉(xiāng),,你家的豬仔是養(yǎng)得好,,就像你剛才講的。但豬行有規(guī)矩,,我們還是按規(guī)矩來,。兩頭豬仔,我先拿四十塊錢的定金,,抓回去后,,好養(yǎng),下墟就把錢送過來?!薄翱梢钥梢?,你一百個放心。這豬仔抓回去,,保證好養(yǎng),。不好養(yǎng),挑回來,?!笨蛻粼捯粑绰洌赣H就滿口做出保證,。之后,,父親和那對中年夫婦一起去豬籠寄鋪簽訂了一個由三方見證的購買協(xié)議。
站在豬籠寄鋪門口,,我心生疑慮:老爸怎么搞的,,又不認(rèn)識,要是客人下墟不送錢過來,,老媽一年的辛苦,,不白忙活了嗎?等客人連豬籠一起,把我家的豬仔挑走,,我斜著眼睛問父親:“爸爸,,你又不認(rèn)識他,讓他把豬仔挑走,,要是他不送錢來,,怎么辦?”父親眼睛沒有看我,一邊解下捆綁在腰間的長毛巾,,仰起頭,,用力揩擦著臉上的汗,一邊說:“你小孩子不懂,,人與人,,一定要相信別人,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騙子,。你看市場上一天要賣多少頭豬……”我聽著,耳根開始發(fā)熱,。
五天過后,,父親趕墟回來,從上墟賣豬的豬籠里提出了兩斤五花肉和一袋子巴掌大的黃豆腐,,讓全家人像過年一樣大塊大口地撮了一頓,。
前不久,我去某地采風(fēng),在一個古村落里,,家家戶戶都不是門上掛著“鐵將軍”,,而是大門敞開。我試著問一位老大爺:“你們這里就沒有小偷嗎?”他聽后,,笑道:“小伙子啊,,從我記事起,我們村子里家家戶戶都是這個樣子,,從來沒有發(fā)生過偷盜的事情,。大家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出入相互照應(yīng),,家里也會幫忙看著點的,。農(nóng)村人天天種田種地的,沒有那么多的歪心思,、野主意!”
聽完老大爺?shù)脑?,我想到在城里生活的人,一進門就“哐當(dāng)”把門關(guān)上,,窗戶有了玻璃框,,還要安裝防盜網(wǎng),晚上睡覺還要檢查大門是否反鎖,,把自己與外界隔絕起來,,全都生活在自己小世界里,不相信任何人,,真還比不上農(nóng)村人,、山里人!
來源:嘉禾網(wǎng)
作者:尹振亮
編輯:李媛媛
本文為嘉禾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