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一個秋日,,我最敬愛的父親駕鶴西去,,走時很安祥,好像他平日里熟睡了,,面帶微笑,。根據(jù)父親生前的意愿,,家人給他“住”在了爺爺?shù)母舯冢屗麄兏缸觽z又可以團團圓圓,。
一年過去,,父親的“新家”旁長出了一株天然的泡桐樹,,很旺盛,隨著山風吹拂,,似乎在告訴我們,,他在天堂里正與爺爺一起安居樂業(yè),享受天倫,。
父親的一生是磨煉的一生
父親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因爺爺年輕時打磚砸斷了腿,成了瘸腿,,結(jié)婚后爺爺生育二男一女,,生活過得非常艱苦,加上那個年代原本就比較落后,,日子過得比一般家庭更加貧寒,、拮據(jù)。聽父親說,,他17歲參加工作時,,因無穿著、無被蓋,,去縣城上了幾天班又回去了,,組織上知道這個情況后才把他叫回單位工作。
文革時期,,父親被當作“小鄧拓”批判,,1970年全縣開展聲勢浩大的“一打三反”運動中,被迫參加學習班,。當時全縣參加學習班的600多人,因劃交待經(jīng)濟任務,,有些同志受不了打擊,、迫害,而自殺了,。不久,,我奶奶去逝,等父親從學習班請假趕回去的時候,,奶奶已經(jīng)在出殯路上了,,勞累一生的奶奶在臨終時都沒見我父親一面。父親心如刀割,,一個大男人都跪哭成了淚人,。三天后,父親又回到了學習班,。在學習班,,天天要求寫交待,搞批斗,殺氣騰騰,、烏煙瘴氣,。父親說:凡是參加學習班的人都要求交待一些經(jīng)濟問題,諸如下鄉(xiāng)吃了一餐飯未交錢,、交糧的,,或者占用公家一分錢物、一塊木板,、一個廢木箱都要交待搞退賠,。之后,父親轉(zhuǎn)到了“五·七”干校學習,,邊學習邊挖土種花生,,后又下放坦坪當農(nóng)民。到農(nóng)村后,,父親積極參加勞動,,不怕艱難困苦,抬石頭砌路,、修路,、架橋,“雙搶”時節(jié)接連數(shù)十天踩打谷機不下“火線”,,父親力氣大,,挑谷子時,總是從深淤泥田里一手一筐谷子提著上岸,。在農(nóng)村勞動的那些年里,,因為繁重的勞動和無規(guī)律的飲食患上了嚴重的胃病,那時候小痛天天有,,堅持天天出工,,大痛就地休息一會兒,又發(fā)狠干活,。幾年后,,上級落實政策,才重返了工作崗位,。
父親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
在父親工作的幾十年里,只要是學新技術,、新知識,,父親都會去參加,成了單位里的學習進修專業(yè)戶,。因為父親學完回來都會結(jié)合工作搞技術革新和新知識運用,,且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他負責門市收購烤煙、苧蔴,、茶葉,、土產(chǎn)、廢品,、藥材,、皮草等10多年間,因又累又臟,,灰塵大,,父親的肺部嚴重受損;分管生產(chǎn)培植10多年間,他經(jīng)常下鄉(xiāng)到田間地頭農(nóng)民家同吃同住同勞動等,。因為父親好說話,,且責任心強,任勞任怨,,忠厚老實,,一般比較臟和累的工作,沒有人愿意管的事,,領導都叫他去……如今,,苦日子過完了,父親卻老了,,好日子開始了,,父親卻走了。
父親經(jīng)常跟我們說“活到老,,學到老”,。父親17歲參加工作,當時白天宣傳黨的政策,,晚上義務教夜校,,為了教好學員,自己更是加倍努力學習,,父親雖然只是高小畢業(yè),但看問題,,做工作都非常有見地,、有說服力,群眾喜歡聽,,只要跟父親有過接觸的人都說父親有思想,、有文化。父親還寫得一手漂亮的鋼筆,、毛筆字,,逢年過節(jié),,朋友、鄰居都喜歡請他寫對聯(lián),。
退休后,,父親雖然工資微薄,但長年堅持訂閱報刊雜志,,學習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看書、寫字,、吹口琴就是他每天的“三件事”,。父親不玩牌,喜歡鉆研烤煙生產(chǎn)培植,,果木嫁接技術,,退休后經(jīng)常去他工作過的地方,給群眾義務講課,,指導,。七、八十年代,,縣里經(jīng)常組織技術比武,,父親不是拿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從來沒有失過手,。家里以前用的臉盆、鐵桶,、熱水瓶,、口杯都是父親得獎所獲。父親這些獎品也似催化劑,,給我教育很大,,我從小就立志向父親學習、多拿獎,。記得父親跟我說,,有次縣里組織珠算比賽,共四道題,,4位數(shù)和4位數(shù)相乘,,要求時間在2分鐘內(nèi)算好、寫好,。父親僅用了一分十二秒就準,、快地打好,寫好,,獲全縣第一名,。父親的口算,、心算在行業(yè)內(nèi)是個奇才,后來碰到我父親的老同事都說我父親珠算厲害,。
退休后,,父親還是繼續(xù)關心國家大事,關注國家政策,、關心改革,。每年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報告他都要認真學習,且做學習筆記,,寫心得體會,。他的日記從1952年寫到了2004年,整整52年,。他的筆記里還記著黨的一大到黨的十八大,,黨的歷代領導人及領導班子成員名單,每次中央有重大事項,、重要決定和重大活動他比誰還關注,,他還經(jīng)常給村黨支部上課,給入黨積極分子講黨的光輝歷史,,經(jīng)常給年輕人灌輸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愛黨、敬黨,,頌黨恩,,家里幾個后代受他的教育也非常熱愛黨,分別在高中,、大學和參加工作后不久都入了黨,。
父親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
父親在他的日記里寫到:“一個人活在世上好比是一株草,,草有時青有時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個人的世界觀各有不同的特點,,有正確的思想,,有反動的思想,人生在世要心平正,,做好事不做壞事,,要向革命的老同志和遵紀守法、一心為公的同志學習,,反對那些危害人民的敗類,。我只要有一口氣就要為人民的革命事業(yè)奮斗終身,。”
父親心中追求的偶像就是雷鋒,。他在他的雷鋒日記扉頁寫著:“我們希望全國有幾千萬個像雷鋒同志這樣的人”,。
他在1977年寫的一篇題為《為國家利益,減少國家開支》日記中寫到:“我每次到了郴州去交貨,,自己用板車從馬家坪土產(chǎn)倉庫拖往外貿(mào)倉庫,,流星嶺、五里堆送到倉庫驗收后再返回單位,,到郴州住宿選擇價格最便宜的鋪店住,,雖然是單位里有報銷,但也想到要為國家節(jié)約一分錢,,每年收購的商品為國家增加很多利益,,收購商品不虧等級、不虧數(shù)量……”
父親教育他的后代都要向雷鋒學習,。他總是教我們的小孩同唱一首歌——《學習雷鋒好榜樣》,,還用白色硬殼紙用毛筆一筆一劃、工工整整正地抄寫下來,,連曲帶詞一個音符一個逗號都不漏,,貼在客廳最顯眼的墻上,一批一批教,,一遍一遍教,,不厭其煩,樂在其中,。使孩子們開口會唱的歌曲就是《學習雷鋒好榜樣》,、《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等。
1975年3月22日,,桂嘉輸電工程在肖家黃花水三岔路口施工,,因三月份正是農(nóng)忙季節(jié),民工上不來,,人手不夠,,時間緊、任務重,,我父親身為輸電工程指揮部指揮員,,為了保證施工進度,與民工一道卸底盤石,。在一次勞作中,,因民工李某某用撬棍打了滑,導致兩塊幾百斤重的石頭壓在了他的手指上,,當場壓斷右手食指兩節(jié),,因沒有及時得到治療,手指不斷腐爛,后來整個食指只剩下一點點,,之后也沒有去進行傷殘鑒定,,更沒有領過一分錢傷殘補貼。像他這種受傷程度在90年代以前每月可以享受幾百元的傷殘補助,,到2000年后每月可享受一千余元的傷殘補貼,。這樣一算,父親為國家節(jié)約了幾十萬元傷殘費,。曾經(jīng)父親跟我提過他的工傷一事,,想我去了解一下,我當時想都沒想就說,,那么多年的事了難得去弄了,,靠你多活些年,拿長一點退休工資,。后來父親就再也沒有提過此事,。
1982年3月23日,下鄉(xiāng)到行廊的門頭新村察看烤煙育苗,,因苗床基地有一條較長的水溝,,又在下雨很滑,不幸跌倒水溝里,,右手臂骨折,,當場動彈不得,因為那段時間是烤煙移裁及育苗的關鍵期,,父親天天忍著病痛,,下鄉(xiāng)指導移裁,施肥,,田間管理,。最后留下了后遺癥伴隨終生,痛苦不堪,。
2002年,,應鄉(xiāng)黨委邀請回老家當村干部,一個人從縣城背起米,、油回到村里,,為村里架橋、修路,,為村民排憂解難,,辦實事。為了完成鄉(xiāng)里交給的各項任務,,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墊付村民多年欠下的農(nóng)業(yè)稅,,墊錢為村里疏通幾公里長的巖洞。2004年為村民修建了至楊梅崗2公里長的水泥硬化公路。三年的退休工資全用在了村里的公益事業(yè)建設上,,直到前幾年村里才把墊付的本金還清給父親,。
2003年上半年,當時巖背村民在行政村的巖洞出水口上方取碎石,,建石場。父親為了保護巖洞安全,,不被堵塞,,村民田土不遭洪災,找當事人勸阻,,當事人認為影響了他的經(jīng)濟利益,,惱羞成怒,打了父親,,最后醫(yī)藥費都不肯出,。
2004年,父親被縣委評為第一屆十佳基層干部,。
父親走了,,我的世界變了,我的內(nèi)心也變了,。父親在時,,“上有老”是一種表面的負擔,父親沒了,,“親不待”成了一種永遠的孤單,,再也沒有父親叫了,才感到從未有過的空虛和飄渺,,我變成了沒爸的孩子,,父愛如天,我的天塌下來了,。
父親在1993年9月1日寫下一段話:“要做一個廉潔奉公,、光明磊落的人,開拓創(chuàng)新求實進取”,。
我把他用鏡框框上掛在辦公室,,每天上班第一眼就能看到。而每次看到,,我就像聽到了父親的教誨之聲;就像看到了父親與鄉(xiāng)親們一起干活的忙碌身影;就像……
父親,,您永遠活在我們心里!
來源:嘉禾網(wǎng)
作者:何翔鳳
編輯:鄧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