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湖南省嘉禾縣委珠泉鎮(zhèn)石田村工作隊長廖學軍記事
記者 鄧和明
一年365天,,不但自己沉下心住在村里開展扶貧,,為了工作,還把自己的妻子“拉下水”,,讓妻子放棄事業(yè),,和他一起住在村里,,只為了讓村民早日脫貧。
他,,就是廖學軍,,湖南省嘉禾縣市管中心干部,現(xiàn)為嘉禾縣委珠泉鎮(zhèn)石田村駐村第一支部書記,、扶貧工作隊長,。
嘉禾縣珠泉鎮(zhèn)石田村全景。
廖學軍在維修村里的廣播,。
體力透支,,他昏倒在田間地頭
軍人出身的廖學軍中等身材,黝黑的皮膚,,炯炯有神的雙眼透露出一股剛勁,,憨厚的笑容讓人倍感親切。
2017年2月18日,,嘉禾縣召開扶貧工作會議,,明確廖學軍擔任石田村第一支部書記,。2月20日,交接好工作的廖學軍一大早就興沖沖的坐著公交車來到了新的“戰(zhàn)場”——石田村,。
“我知道石田村條件差,,但是我沒有想到差到了如此地步。”廖學軍來到村委會,,只見村委會門前遍地垃圾,,而辦公室的大門緊鎖。聯(lián)系上村委主任黃小林后,,黃小林把辦公室的門一打開,,頓時一股霉味撲鼻而來。這,,還像一個村委會嗎?
看著眼前的情景,廖學軍眉頭緊皺,,在經(jīng)過一番思考后,,他沒有退卻,而是從附近的村民家里借來了掃把和水桶,,獨自一人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把辦公樓徹底的打掃了一遍。
當晚,,廖學軍通過分別走訪村支兩委班子成員,,了解了村里目前的情況。
石田村是省級貧困村,,356戶1430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就有56戶172人,村集體收入不但為零而且還欠外債10萬余元,。
不僅如此,,由于村班子成員不團結,導致以前的工作隊根本沒有辦法開展工作,,且村里民風彪悍,,只要有上級領導到了村里,村民就會進行圍堵,。
在石田村后面,,不但有鄰鎮(zhèn)的村還有鄰縣藍山縣的村,石田村3米寬的村道成為了那幾個村1萬余人通往外界的唯一出口,,交通隱患極大,,而且由于村里線路老化,供電也不正常,,村里的農(nóng)田,、土地上沒有機耕道,,導致大部分土地、水田都荒廢了,。
“了解了我們村里的情況后,,他比任何人都急。”現(xiàn)任支部書記黃少文說,,自從廖學軍到了村里以后,,就沒有見他再休息過,每天不是行走在田間地頭就是到村民家走訪,,要么就是到縣里去跑項目去跑資金,。
為黃民社出點子。
2017年9月28日,,為了順利打通繞村公路,,廖學軍和石田村原村委主任黃小林一起到藍山縣太平鎮(zhèn)的一名村干部家里時,突然暈倒在其家門口,。經(jīng)縣中醫(yī)院救護車送到醫(yī)院,,后確診為勞累過度引起血壓突然高升變成眩暈癥。
“那段時間是天氣最熱的時候,,廖書記白天要銜接工作,,晚上有冒雨前往貧困戶家中走訪,一天休息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不但是我,,就是我們村民看著都心疼。”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黃少文感動不已,。
“這樣拼命工作的干部真少見。”嘉禾縣中醫(yī)院劉醫(yī)生對廖學軍這種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由衷的感到欽佩,,進醫(yī)院的第二天,,廖學軍就不顧醫(yī)生的反對,堅持要求出院,,因為他還有好多工作要做,,沒有辦法,醫(yī)生只能幫他開了點藥,。就這樣,,廖學軍又回到了他的“戰(zhàn)場”。
“我親眼見到,,我們隊長在一年多時間里就因為勞累過度昏倒了3次,。”隊員曾濤說,廖學軍的敬業(yè)精神深深的感染了他,,也激發(fā)了整個工作隊的“斗志”,。
廖學軍和村干部一起規(guī)劃繞村路,。
真愛貼心,他像保暖衣那樣暖心
“廖書記,,到家里來坐坐吧,。”“廖隊長,你又去工地了呀,。”一年多的時間里,,廖學軍和村民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管他走到哪里,,村民都會熱情的和他打招呼,。
石田村3組村民黃明社是2015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由于孩子患有癲癇病,,治療費用就花去了18萬,,巨額的負債讓他們一家舉步艱難,一家7口就擠在一個只有50平民的簡易木棚里面,。
廖學軍通過走訪知道他的情況后,,幫他的孩子申請到了教育扶貧政策和危房改造政策,讓他們一家搬進了新房,。
對此,,黃明松的母親郭翠英逢人就說共產(chǎn)黨好,,說工作隊好,,說廖書記好,讓他們住進了新家,。
“僅幫他們家解決住房問題我覺得還不夠,,得讓他們有經(jīng)濟來源。”廖學軍召集村支兩委開會,,決定聘請黃明社夫妻為村里的保潔員,,讓他們有份基本的收入。
在得知黃明社還有2畝水塘時,,廖學軍又替黃明社打起了水塘的主意,,經(jīng)過考察,得知現(xiàn)在小龍蝦的銷路不錯,,于是就帶著黃明社到附近幾個養(yǎng)殖場學習養(yǎng)殖小龍蝦的技術,,考慮到前期投資的問題,又幫他申請了3萬元的小額貸款,。
“廖書記幫了我們一家這么大的忙,,如果我還沒有信心徹底脫貧的話我都沒有臉見他了。”現(xiàn)在黃明社2畝水塘已經(jīng)整理好了,,就等著把種苗放進去就可以了,。黃明社還表示,,如果養(yǎng)殖效益好,他將會擴大規(guī)模,,并且?guī)哟謇锲渌钠嚼艄餐瑓⑴c養(yǎng)殖共同致富,。
石田村黃民祖家中是廖學軍經(jīng)常去的一個地方。
68歲的黃民祖在幾年前因腦梗塞導致半身癱瘓,,孩子在外打工,,只能靠妻子蔣桂英一個人在家中照顧。
廖學軍會經(jīng)常來到黃民祖家中,,手把手的教蔣桂英一些恢復身體的基本方法,。
石田村修建的繞村公路正好就從黃民祖門前經(jīng)過,對于村里修路,,蔣桂英不但舉雙手支持,,還無償貢獻了幾塊地,蔣桂英說:我不沖別的,,就沖廖書記對我家老頭子這么細心,,就是把我家房子拆了我也沒有意見。
2018年2月,,嘉禾縣迎來了一場冰凍雨雪天氣,。那些自己聯(lián)系幫扶的貧困戶家里沒有空調沒有取暖器,他們怎么抵御嚴寒呢?想到這些,,廖學軍就感到揪心,,于是在和妻子商量后,連夜到城里買了14套保暖衣,,送到了貧困戶的手中,。
“我們雖然穿的是保暖衣,但是讓我們真正感到暖和的是廖書記的那份心啊,。”冰凍雨雪天氣期間,,廖學軍所聯(lián)系的貧困戶沒有一個被凍傷凍感冒的。
廖學軍幫黃民祖老人疏通筋骨,。
為了使命,,他把家搬到了扶貧點
在廖學軍他們扶貧工作隊居住房的后面有一塊菜地,菜地里面種有辣椒,、西紅柿,、空心菜、黃瓜等時令蔬菜,,整個菜地一片綠油油的,。
在菜地里,有一個身穿紅色衣服,年齡40歲左右的婦女正忙著采摘新鮮的蔬菜,。
她,,正是廖學軍的妻子湯市艷。
廖學軍和妻子一起在菜地里摘辣椒,。
“我們的嫂子如今可是我們隊里的編外隊員哦,。”曾濤笑嘻嘻的說。
今年元月,,石田村機耕道正是施工,,施工人員都是外地人員,于是就請了一個人負責幫忙做飯,,但是沒做兩天,,那人嫌工資太低,不肯做了,,于是施工方就找到廖學軍,,請他幫忙找人幫他們做飯。
“那時正是施工的緊要階段,,也是到了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候,,我根本就沒有時間回家,一個月都難見到老婆孩子一次,。”廖學軍見施工方招人煮飯,,于是第一時間了就想到了自己妻子,如果妻子能過來做飯,,他們夫妻二人既可以在一起,,又能解決施工方招人的問題,豈不是一舉兩得嗎?于是,,廖學軍馬上打通妻子的電話,,說出了自己想法,。
湯市艷正在為施工人員做飯,。
“當我老公告訴我他的想法后,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是不是在發(fā)燒了,。”湯市艷說,,她一直在做服裝生意,生意好的時候一天都有一,、兩千的收入,,每個月平均下來也有七、八千的收入,,現(xiàn)在突然要她放棄生意,,而去幫別人煮飯,且工資只有1500一個月,,她還真接受不了,。
為此,,廖學軍當天晚上專門抽時間回家去做妻子的思想工作,向妻子說明工程的重要性,,并給她看了一些貧困戶家里的照片,,讓她明白扶貧工作的重要性。
“我看著他那因為沒有休息好而通紅的眼睛,,看著他那日漸消瘦的身體,,再想起他因勞累過度昏迷三次的情景,我只能答應了,。”湯市艷告訴筆者,,她雖然心里是不愿意放棄自己的事業(yè),但是通過了解,,她覺得丈夫的現(xiàn)在所做的工作比她的事業(yè)更重要更有意義,,所以,她選擇支持丈夫的工作,。
湯市艷天生膽小,,尤其是一個人獨自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每到晚上,,廖學軍都會到貧困戶家中去走訪,,只有湯市艷一個人在家中。于是,,她提出跟著廖學軍去走訪,,而且還說,做工作的時候,,有時候女人說話還讓人容易接受一些,。廖學軍聽她說的有理,也就答應了她,。
施工隊完工后,,湯市艷“失業(yè)了”,但是湯市艷不愿意回城里住了,,就留下來義務幫隊員們煮飯,。“我喜歡上了這里,喜歡上了這里樸實的村民,,更喜歡我老公的這份工作,,每天看著村民真誠熱情的和我笑,心里就感覺特別的舒服,。”湯市艷說,,不管丈夫還要留在村里多久,她都會陪著他的身邊,和他一起完成這份光榮的事業(yè),。
他們居住的地方所用的廚具,、被褥都是從家里拿過來的,用湯市艷的話說,,那就是他們已經(jīng)把家真正的安在石田村了,。
通過廖學軍和他的隊員們,還有村支兩委的努力,,石田村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就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村支兩委班子成員的心收攏了,沒有了派系,,只有一個念頭,,幫助村民脫貧致富;村民的心情也好了,,來了領導不再是圍攻,,而是滿嘴的感謝話;村辦公樓配備了打印機,、辦公桌,,貼上了去向牌和聯(lián)系方式,已經(jīng)有模有樣像個辦公場所了,;村里的農(nóng)網(wǎng)改造項目完工了,,村民的電力有保障了;機耕道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預計8月份完工,,農(nóng)田的水可以供應得上了;繞村公路基本建設已經(jīng)完工,,村民的道路安全有保障了,;公廁建起來了,村委前面的綠化搞好了,,村里的婦女有跳廣場舞的地方了,。
“廖書記是一個實干苦干的好干部,他一心為民謀事業(yè),,一心為村里謀發(fā)展,,我們相信,,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村今年一定可以整體脫貧,,也一定能把軟弱渙散支部的帽子摘掉。”黃少文坦言,,有廖學軍如此敢拼敢做的帶路人,,他們村支兩委對村里未來的發(fā)展充滿了信心。
來源:嘉禾網(wǎng)
作者:鄧和明
編輯:鄧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