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振亮)
近日,偶聽一位老干部說:我的人生是用尺子量出來的,,是被蚊子蟲子叮咬出來的,。事后,頗有感觸,。確實(shí),,我們每個人從娘肚子里落地的那一刻起,,人生都是在用尺子丈量著,只是這把“尺子”的丈量記度和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記得我們小的時候有首叫《腳印》的臺灣校園歌曲,,這首歌的歌詞最讓我記憶猶新:
潔白的雪花飛滿天,白雪覆蓋著我們校園,,漫步走在這小路上 ,,腳印留下了一串串。有的直有的彎,,有的深啊有的淺,,朋友啊想想看,道路該怎樣走 ,,潔白如雪的大地上,,該怎樣留下,留下腳印一串串,。
快樂和幸福給我留下了的輕快腳印;憂愁和苦痛給我留下了的凌亂腳印;仇恨和悲憤給我留下了的沉重腳印,。正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個、一串串,、一片片不同的腳印,,我的人生之路才值得細(xì)細(xì)回味。
翻閱逝去的近半個世紀(jì),,我從一位“山里娃”成長為“鳳凰男”,,從吃“百家飯”到寫“萬言書”,每一天,,每一秒,,都在丈量著自己的人生,其中的酸甜苦辣澀,,一切盡在不言中,。十五歲輟學(xué)后,為賺幾塊油鹽錢,,我經(jīng)常跟隨大人們趁著月朗星稀之夜,,趕赴三十公里外的西山去背樹。在每次的穿山越嶺中,,目睹著一條條長滿青苔的山路,,我就望著從樹杈間擠鉆下來的月亮想:難道我的人生路就要一輩子定格在這曲曲彎彎的山路上嗎?我問隨行的大人,他們一個個無語,。那時,,我盡管年歲可數(shù),但我沒有長吁短嘆,。盡管一蔸蔸沉重的樹木壓得我稚嫩的肩膀紅腫脹痛,,但我在心底里仍然堅信:今天我能來大山叢林里“背腳”賺錢,,明天我就沒有“背”不回的事情。
又過了數(shù)個春秋冬夏,,我告別大山,,投身到了火熱的軍營。每天面對波濤翻滾的大海,,我把青春和汗水灌進(jìn)“直線加方塊”的生活,,在隨著軍營的戰(zhàn)艦一次次丈量過南海和東海后,我才明白自己心中尺子的“刻度”到底是多少,,到底是什么,。
人生之行悠遠(yuǎn),人生之路漫長,?;厥孜移鸱嶔さ娜松罚恳粋€不會磨滅的深深腳印都記錄著我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每一串不能忘卻的足跡都銘刻著我的深深記憶,,每一行不可抹去的腳步都珍藏著我的種種情感……
在我家鄉(xiāng)村口的一座涼亭上,鏤刻著這樣一副對聯(lián):“世路崎嶇聊駐足,,前程遠(yuǎn)大莫停車,。”記得小的時候父輩給我們解釋,我們都是從這邊耳朵進(jìn),,從那邊耳朵出。現(xiàn)在想起來,,這幅對聯(lián)就像一位良師,,把自己的宏圖愿景都寓教于聯(lián),寄情于山水之間,。確實(shí),,面對風(fēng)云變幻的世界,不管我們腳下的道路如何坎坷,,崎嶇,,我們都不能停車不前,我們都必須要用腳步去丈量好為之奮斗,,為之傾情的每一寸土地,,且不管貧瘠與肥沃。
穿越近半個世紀(jì)的時空隧道,,我用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的生活底色勾兌出了大詩人屈原筆下“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深刻內(nèi)涵與哲理。確實(shí),,用尺度丈量好自己的人生,,他需要的是信心和勇氣,,需要的是堅守與豁達(dá)。
翻閱華夏民族幾千年的興衰史,,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告訴我,,他為什么要手握強(qiáng)弓利劍去“丈量”歐亞、橫跨半個地球;“華夏第一君”——秦始皇告訴我,,他為什么要不惜巨資去修筑萬里長城,,用一塊塊的秦磚漢瓦去“丈量”遼闊的疆土,阻抗外來侵略者的鐵蹄;一代偉人——毛澤東告訴我,,他為什么要領(lǐng)導(dǎo)紅軍先去“丈量”二萬五千里的征途,,再去爭取一個個走向革命勝利的主動權(quán),讓中國大地光芒四射--------
而現(xiàn)實(shí)生活中,,也有人在“丈量”自己的人生過程時,,因為“尺度”把握不準(zhǔn),面對各種誘惑,,失去理智,,違背原則,違規(guī)違紀(jì),,有的甚至鋃鐺入獄,,成為了“階下囚”;有的人面對生活重壓,或自尋煩惱,,或消極怠慢,,或怨天尤人,不能變壓力為動力,,化干戈為玉帛,,從容面對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我們要學(xué)會給生活留白,,給人生留白,,保持一種詩樣的心態(tài),花一般的情結(jié),,讓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丈量”出更多的美麗瞬間,,定格出更多的人生豐碑。
來源:嘉禾網(wǎng)
作者:尹振亮
編輯:鄧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