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鄉(xiāng)下人的文化烙印

來源:嘉禾網(wǎng) 作者:尹振亮 編輯:鄧和明 2014-03-10 10:01:00
—分享—

  某日,,老表把久居鄉(xiāng)下的父母都接到了城里,,并準備了一大桌子的菜肴想好好的孝敬一下父母,。吃完飯后,,老表深感歉意地說:“爸媽,這些年來,,我為了自己在城里能夠立足,,很少回家照顧您們,,這下子,,我房子寬了,有的是床鋪,,你們就到我這多住一段時間,。”

  聽著老表的述說,同桌的人都感到很欣慰,??删藡寘s不無感慨地說:“孩子,你在外面闖蕩是辛苦,,你們的生活搞好了,,我和你爸都高興,只是我想呀,,這房子寬了,,還不如心寬好。我們到你這兒住,,出門‘哐啷’一把鎖,,進門‘哐啷’一把鎖,,樓上樓下不相識,我們住得心不寬,。我覺得還是住在鄉(xiāng)下好,,晚上睡覺都打開門,誰也不用防備誰……”

  聽了舅媽的一席話,,我隨即想起了陳紅早幾年前唱的《?;丶铱纯础罚?ldquo;……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

  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確實,,隨著國家城鎮(zhèn)化步伐的加快,大批的鄉(xiāng)下人都“背井離鄉(xiāng)”,,融入于城鎮(zhèn)之中,,并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城市里尋找到了“一席之地”,只讓那些七老八十的父輩們在家堅守著一片片貧瘠的土地,。殊不知,,老人們一年到頭“望眼欲穿”,想著自己的孩子們能“?;丶铱纯?,回家看看”,可每次,,他們都把思念寄托給了天上的星星,,都成了一種極其遙遠的奢望。他們把古語——“兒行千里母擔憂”那種心酸埋藏在自己的胡茬里;揉搓進自己的眼淚中,。

  每次行走在鄉(xiāng)村那片熟悉的熱土上,,我始終都覺得,不管是在村前村后,,每走一步,,都能拾撿起一串串包含“禮義忠孝,勤儉慈善,,仁愛容忍”等方方面面的鄉(xiāng)村文化烙印,。

  前不久,我回到久別的故土,,家鄉(xiāng)的變化令人震驚,,寬敞的水泥馬路、清潔衛(wèi)生的自來水等等,,與城里人比起來也差不了多少,。但是,,不變的,永遠是家鄉(xiāng)人的文化情結(jié),。

  住在村中間的滿叔,,他算個有福之人,三兒兩女,,有經(jīng)商的,,有做官的,可謂“子孫滿堂”,,洪福齊天,。而他,仍愿住在那間老祖宗傳下來的破敗的老堂屋里,。那天,,見我進得房來,他馬上搬出一條長木凳來,,瞧著木凳上有點灰塵,,滿叔還是舊習慣,順手用衣袖子在木凳上揩了起來,。等我坐好后,,再從房屋里挖出一碗花生和一碗紅瓜子。

  看著滿叔家瓜子上的霉霉點點,,我心有余悸,。

  見我遲遲沒有伸手去拿東西吃,滿叔又順手把盤子端到我眼前,,非要我抓一把吃了,。我不肯,他就發(fā)起脾氣來說“是不是嫌我家的東西太邋遢啦,。”無奈,,我順手捏了幾粒,。隨后,,滿叔告訴我說:“今年春節(jié),他家所有的兒孫都回家了,,他心里十二分的高興,。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就好,。”

  “現(xiàn)在是錢多不如心好,,禮重不如情深啊。”滿叔話音未落,,隔壁家的旺仔大哥也搶話走了進來,。“此話怎講?”聽著旺仔大哥的話語,,我憨笑著問了一句。“你還不曉得嗎,,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到外面去了,,雖然你們都賺到了錢,給父母也有飽錢用了,,可是,,錢再多,禮再重,,就能滿足得了我們老人家的心愿嗎,。”聽完,我想起了去年我們國家為什么要把看望父母不能超過多少時間進行立法,,想必這就是其中的緣由了,。

  走出滿叔家大門,一位與我年齡相仿的老鄉(xiāng)拉著我的手說:“老同學,,來來來,,我有件事想請教你。過年前,,村子里修排水溝,,明明可以拉直通過去的,那些管事的頭頭們,,就是‘死腦筋’,,非要從村口繞過大彎,既多花錢,,又不利于排水,,你說這是不是有毛病吧。”我聽后,,摁著那位老同學的肩膀說:“這就是你不懂啦,,這是一種風俗文化,你看那個村子的排洪渠是直沽隆冬排出去的?按照古人的說法,,一個村子的水路和公路都不能直排,,必須拐個彎,目的是為了收財收風水,,這樣,,子孫后代才會榮昌。”我的一席話,,讓那位老同學聽得連連點頭,。

  晚上,在小弟家就餐。到了灶火照墻壁的時候了,,年紀不大輩分高的滿叔還沒來,,一桌子人只好左等右盼著。滿叔來了,,大家都像迎接大首長一樣的站了起來給滿叔讓座,。等滿叔坐到上席位置后,他又似有心事,,埋著頭一直未動筷子,,大家也只能畢恭畢敬地坐在一旁眼睛盯著他。等他抬起頭回過神來,,才發(fā)覺自己給大家?guī)淼膶擂?。便忙招呼大家趕快動筷子吃飯。

  吃飯時,,小弟叫侄兒給滿叔裝飯,,侄兒把一只手伸過去接碗。小弟見狀,,順手拿起筷子狠狠地敲了上去,,并且訓斥道:“你怎么跟教豬一樣的教不變?叫你給老人家裝飯要一雙手啦。”在眾鄉(xiāng)親的勸解下,,小弟才熄怒,。沒等大家把一輪酒扯完(帶頭喝完),滿叔又手拿碗筷站起身來跟大家說:“各位叔侄,,我吃好了,,大家慢慢吃。”事后,,妻子問我:“為什么老輩人吃完飯后都要手拿碗筷站起身來跟大家說:‘慢慢吃’啦,。”于是,我便笑瞇瞇地告訴她:這跟裝飯要用雙手捧著飯碗;個人平常吃飯時雙腳不能站在大門門檻上;吃飯前,,筷子不能斜插在飯碗上一樣,,都是鄉(xiāng)下人的一種禮議文化。妻子聽后,,釋然如故,。

  鄉(xiāng)下人的禮節(jié)并非繁縟,它就如今年春節(jié)前后,,中央電視臺推出的關(guān)于“家風”的話題一樣,,你學唱京劇是一種文化;你學拉二胡是一種文化;你把一粒花生米掰成兩半吃是一種文化;你將白酒大碗大碗地勸給客人喝也是一種文化,。只是它不同于現(xiàn)代教育中的知識積累,它是一個家庭、一個村,,甚至是一個民族長期積淀下來的一種人文底蘊,。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我們的舉手投足都展示著一種形象,,一種風采,,一種文明。我們不應該被西方那些所謂的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所蒙蔽了雙眼,。

  行走在一條條漸行漸遠的鄉(xiāng)村石板路上,我們拾綴起的不僅僅是遺留在父輩們身上的那些文化音符,,更是我們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內(nèi)涵和支柱。

來源:嘉禾網(wǎng)

作者:尹振亮

編輯:鄧和明

閱讀下一篇

返回嘉禾網(wǎng)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