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漂泊在外的朋友回家了,。
雖然是極熟的朋友,我們都曾青春張揚地度過了高中的美好時光,,可因為大家平日都忙著自己的事務(wù),,有的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小城,,倒是終年難得一見。偶爾在電話里相遇,,也無非是幾句尋常的問候話,。倒是常聽說誰誰誰喜結(jié)連理喜得貴子,誰誰誰家又有新居喬遷的喜訊,。
大年初四約好在相思大排檔相聚,,班長還是像以前一樣豪氣,要了兩箱脾酒,,打算與老朋友老同學執(zhí)瓶而飲,。桌上的烤魚、小菜成了下酒菜,。席間,,男生倒是不見外,暢飲漫淡,,不像是老朋友老同學相聚,,倒像是自家兄弟。女生是傾聽得多,,多以飲賞的目光看著他們豪飲,。大家毫無顧忌地暢談歡笑,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我們成了最親密的兄弟姐妹,。
其實,,友情也好,愛情也好,,久而久之,,便會轉(zhuǎn)化為親情,有如手足一般,。
說也奇怪,,和新朋友談工作、談生存之道,、談人生道理,。和老朋友卻只話家常,談生活中細細碎碎的瑣事,,調(diào)侃她的喜與憂,、得與失。很多時候,,和新朋友出去,,一路并排而行,時常關(guān)注著朋友的需要;而和老朋友一起去逛街,,相互摟著肩,,朋友的眼神、動作已傳達了她的喜與憂,,即便一路默默無語,,也倍感溫馨。這個時候,,心靈的契合,,已經(jīng)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來表達。
朋友談了場戀愛,,帶著那男生歡天喜地地來看我們,,老朋友頗能以調(diào)侃的語氣打趣這場相遇與相戀。朋友偶爾做了個時尚的新發(fā)型,,買了件潮流的衣服,,還沒敢在大街上穿出來,便邀我們在鏡子前品評,,我們也能以寬容的心態(tài)和趣味性的眼光看待這種改變,。
許多時候,生存的需要讓我們差不多都在為別人而活,。小時候,,為苦口婆心的父母而活;讀書時,為循循善誘的師長而活;工作了,,又為許多觀念許多傳統(tǒng)的約束力而活,。年歲逐增,,才發(fā)現(xiàn)以前的歲月盡為別人而活,于是漸漸掙脫外在的限制和束縛,,開始懂得順應(yīng)自己的心意,,為自己而活;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在乎別人的批評意見,,不在乎那些無意的流言或是惡意的詆毀,。生活精彩的同時,,胸中自有一番隨心所欲的舒坦自然,。偶爾縱容自己放浪一下形骸,卻有一種惡作劇的竊喜,。
就讓生活順其自然吧,,花開花落、月缺月滿,、草長鶯飛,,自有一份圓融豐滿的喜悅.如此生活中,即使不是暮春三月,,沒有滿目春意,,胸臆也是詩情滿滿,自有一份相知相隨的自在自得,。
夜色在笑語中落幕,,離席時,老同學留下了彼此的聯(lián)系方式,,卻沒有問歸期,,因為這場離別之后,不知何時才會再有如許平淡愜意的相聚,。
也許只有經(jīng)過了許多大喜大悲的歲月,,歷盡了苦痛傷感的年華,才會明白人生的聚散原是這般的自然與順理成章,。如此想來,,便會珍惜每一次相聚的緣份,那離別縱有傷感也讓人倍感溫馨,。
來源:嘉禾網(wǎng)
作者:廖淑珍
編輯:鄧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