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到四川趕場去

來源:嘉禾網 作者:尹振亮 編輯:鄧和明 2012-12-20 15:02:43
—分享—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到四川去趕了兩次場,,(我們湖南人叫趕集或趕圩),,別有一番風味。

  或許是地理條件的緣故吧,,四川的天氣從早到晚都是霧蒙蒙的,。那天,,我做客于四川某地,家人提出去趕場子,,我欣然答應了,。因為我的家鄉(xiāng)享有“湘南第一墟”之美譽,我從小就喜歡跟隨大人們去趕集,,看熱鬧,。

  簡單地吃過早飯,我陪同家人沿著一條十幾年沒有走過的山間羊腸小道走去,。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只是山路兩邊的風景太令人愜意,,讓我不經意間又留下了前行的腳步,。看,,一座座的山嶺雖沒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靈秀,,卻似云南石林般的俊俏;一間間風格各異、有土有洋的房子嵌入在山前水幔之間,,雖沒有南方那種群居村落的宏大,,卻有“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幽靜;隱隱約約間,還能見到一條小溪似條彩帶穿梭在田園與漫山遍野的翠柏之間,,讓人見了就像看到了一幅幅的粉墨山水畫,。

  隨著社會的變遷,我們南方人去趕集,,基本上都是坐車去了,,而四川人去趕場子仍是靠兩條腿,可他們仍很愛去趕場子,,哪怕沒啥子事也要去逛逛,。

  在去趕場子的路上,人們一群群,,一對對,,不緊不慢,悠閑地徜徉在簡易的山道上,,你一言我一語,,談天說地的,雖聽不懂,,聽不清他們在說什么,,但從他們時不時發(fā)出的笑聲里就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欣喜。有許多的男人和女人都背著背簍,背簍里,,有裝著東西的,,有背著小孩的……目睹此情此景,我倏然間哼起了出生湘西的全國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唱的《小背簍》:

  小背簍,,晃悠悠

  笑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

  頭一回幽幽深山中嘗呀野果喲

  頭一回清清溪水邊洗呀小手喲

  頭一回趕場逛了山里的大世界

  頭一回下到河灘里我看了賽龍舟

  喲嗬 喲嗬

  童年的歲月難忘媽媽的小背簍……

  思想中,我們不知翻越過多少個山澗,,穿越過多少片田野,,在一座斜山坡上,我們來到了一個場子上,。這個場子不像我老家的圩場,,商鋪連著商鋪,圩場連著圩場,,這兒只有幾條主巷道,,趕場子的人不算太多,集市上的商品也不是太豐盛,,游人們這兒看看,,那兒瞧瞧,看到中意的,,買好就往背簍里扔,。賣貨物的,也很安然,,多有姜太公“愿者上鉤”的神態(tài),。整個場子找不到一處十分喧嘩的地方,倒是街道兩邊的門面里,,有不少的男男女女坐在一起搓麻將,、打字牌,扯家常,,話麻紗,,一個個都悠閑自得的樣子。我想,,這或許就是他們最幸福的生活方式,。

  據說,四川的場子都在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所在地,。為此,,我又來到了當地的鄉(xiāng)政府院內,院子很小巧,,根本沒有南方一些鄉(xiāng)鎮(zhèn)的“氣派”,,但整個院子很整潔。我站在院子里靜靜地品味著,如同品味著兩種不同的人生……

  次日,,我又陪同家人去趕了另外一個場子,,在路上,一位蹲坐在老阿媽背簍里的小女孩突然間盯著我微笑,。我見后,,也給小女孩送上了一個微笑,并故做怪臉,,逗樂小女孩,。小女孩終于“嘎嘎嘎”地笑了起來。聽到小女孩的笑聲,,背背簍的老阿媽轉過身來,,滿臉掬笑著,挺著一副“弓箭式”的身軀,,很是憨厚仁慈,。

  “老阿媽,請問小女孩幾歲啦?他爸媽勒?”見老阿媽沒有吭聲,,我便主動問道,。

  “還是兩歲不到??蓱z呀,,她還是三個半月,爸媽都到廣東打工去了,,就今年過年的時候回來帶了幾天……”老阿媽一邊瞞姍地向前走著,,一邊時不時地嘆著長氣跟我說,臉上的笑容也頃刻間收進了一條條被歲月風霜雕刻的皺紋里,。一路同行的另一位阿媽告訴我:“老阿媽的兒子去年在幫別人打工時,,出了車禍,走了,,媳婦雖然沒有出嫁,,但對小女孩也管不了那么多啦。老婆子命苦啊!”聽著阿媽的訴說,,我心愧疚起來,,一路走去,沉甸甸的,。難道這就是中國農村“空巢老人”的命運?難道……?

  快走進場子的時候,,老阿婆背簍里的小女孩又盯著圓圓的眼睛“嘎嘎嘎”地跟我笑了起來……多像道路兩邊山頭上的野菊花。

來源:嘉禾網

作者:尹振亮

編輯:鄧和明

閱讀下一篇

返回嘉禾網首頁